不是萧度提起来,她都忘了一般人都得按着规矩来呢。梁玉一脸的尴尬:“留下来好,好,哈哈哈哈。水纺车造好啦,其实我是来谢谢萧司马的。” 袁樵与萧度都将王刺史放到一边,问:“好了吗?那可要去看看了。” 梁玉道:“请。” ~~~~~~~~~~~~~~~~~~~~ 萧度与袁樵暂将手上的活计放下,一同骑了马往城外作坊那里去。路上指指点点,这里的铺子好像装修了店面,那家卖小食的铺子买的人多了些。袁樵对萧度说:“比起去年,他们的气也好了些,可见今年收成不错,也都惠及百姓了。” 收成好与百姓子好过是两回事,如果赋税重,收成再子也难过得紧。萧度道:“既如此,秋收过后水利的工程就能动工了。” 大兴土木的一个要诀,是不能起民怨,这是萧度从萧司空那里得到的教诲。为政怎么可能不兴建工程?水利、道路这两条就得不断地去做,盖因河道会淤积、道路会损坏,维护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只有重建。如何建就是一个大学问了,不止是设计、工期、资金、人力等等,还有人心! 多少大事坏在“人心”上。 袁樵道:“粮仓里才能养几只耗子,这一来又要饿着它们啦。” 说得萧度一笑。 说笑几句,作坊就到了,老远就看到了水纺车高大的转轮。三人先到水纺车那里,看到已经有工人在那里了,钱同指挥着一群帮工、学徒剖开巨大的木料,王吉利也被召唤了来,正与一个工头模样的人说话,又有一些秋收已经完成,过来打零工的人在一边和泥。 萧度问道:“这又是要做什么?” 这个袁樵就猜到了:“是要再建一处作坊么?” 梁玉道:“是。以后必不止一架水纺车,又要进料、又要出线,还得建库房。这一处,与那边织布的作坊,后要是能连成一体,就更方便了。” 两人近前,饶有兴味地看着水冲击之下水轮不断地转动,沿着轮子、横轴等等一路看下去。他们两个都知道纺线这个工序,大长公主府里装样子还摆过一架纺车增加奴婢每擦试的工作,纺车的模样他们都是知道的。一旦看到二十几支纱绽同时被带得飞轮,都吃了一惊。不由自主的,两人又回过头支,从轮子一路再看过来,确认这真的是水纺车带动的纱锭。 袁樵小小地了一口气:“这能产多少纱!” 梁玉道:“这才新修,我也不知道确切数目,不过一天几十斤是有的吧,”她知道袁樵想问什么,又补充了一下,“一个人,一纺线不过数斤,即便是脚踏的纺车也不过翻番,至多两番。这个,二十倍?” 萧度也呆了:“这般多?有了这个,以后民妇都不用纺线啦!她们只要织布就行了。这能省下多少人力?耕织、耕织!”真是政绩了哎。以楣州的土地条件,想致富得等下辈子投胎到一个富庶的地方才行,但是织布就不需要本地土壤好,楣州的通还是可以的,不然不能把梁玉给放到这儿。 萧度动地拉着袁樵的手说:“我想到了!修路!疏通河道!” 只要通便利了,原料源源不断地进来,楣州有这个优势,发展成为大宗布匹的产地,则周边乃至更南地的地方的衣被都能被楣州垄断了。萧度的脑子里很快勾勒出了楣州的地理位置、周边的州县、山川、道路。他认为这个可行。 “不行的。” 萧度想得正美,冷不防被泼了盆冷水,四下扫,将目光定格在一个年轻的匠人身上。萧度认识他,这正是大长公主从京城强行征来送到楣州的几个匠人之一,别人都走了,只有他要求留下来的钱同。 萧度耐心地问道:“为什么?” 钱同道:“方才娘子走得急,小人没来得及禀告娘子。如今已是秋收了,到了冬天,水位会低,水没那么急,产出就会少。小人造水纺车,须得知道水位,向本地老人打听过了的。还请郎君三思。” 凡利用水利的地方,都有这么一个限制。种田是造天吃饭,水碓、水力纺车也都是一个道理。钱同又说:“夏天雨太大的时候,还须防着河水暴涨冲坏了纺车。” 袁樵忽然言:“则你造这纺车的时候,这些都想到了吗?是否已设法预防了?” 钱同依旧垂着手,答道:“只能缓解,郎君请看。”经他指出,三人才知道这水纺车有什么样的机关,它的水轮底下的部分吃水较深。上面的一部分横木又可以卸下来,一旦水过大,卸下横木便不会带动其他的零件疯转,即便被冲坏也只是冲坏下面的部分,修复起来也容易。 萧度笑道:“你倒机灵。” 钱同老实低头不语,心里懊悔得紧:【方才应该追出来禀告的,现在再说出来,会不会惹得娘子不快?】 梁玉的心不在这等小事上头,她只关心水力纺车的事情,脸上现出沉思的模样来。【唉,我原本打算回京之后也这个的,这样恐怕得改改主意了。楣州还算好办,京城的天气比楣州可还要干燥。】 萧度道:“三娘,还造吗?” 梁玉道:“当然啦,这有什么?我再建些库房,好使的时候多纺些线、不好使的时候用库存不就行了?谁也不是一年四季都产粮食了,哪天也不能不吃饭。对了,修路的事情,你们定了?” 问题解决了,萧度与袁樵都点头,袁樵叹道:“那这就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用啦。”越往西北,枯水期就越长,而越往南方汛期洪水就猛,这些都是常识。袁樵的规划里,现在是个县令,以后至少要再做几任地方州县长官,才能再回朝廷中枢里任职。才看到水力纺车,知道了水力纺车的产能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,以后可以推广这样工具。 他的心情与梁玉一样,既觉得在楣州这事稳了,又惋惜水力纺车不能推广。 萧度与他们想得也差不多,口上却说:“至少楣州这里耕织的织字,咱们是做到啦。我看这个耕字也不远了,产粮能够自给自足,不向朝廷伸手,也算办成了。三娘,建这一个要多长时间?” 梁玉笑道:“这个得问他了。钱同?” 钱同道:“先头做得慢,是要一边做一边改,如今尺寸、图样都有,只要手,几架可以同时开工,两个月能出四、五架。”钱同干这个活计,有这许多人供他指挥,实现他的设计,这是在京城的时候难有的条件。 萧度道:“那就干吧!也不用赶工期,不是快到枯水期了么?明年天涨水前做好就得啦。” 梁玉道:“既然还有这个病,我又有个想法,也不知道可不可行。就将水纺车做得小一些,可以拆卸,一个纺车也不需要能带这么多的纱锭,只要有水就能转。我就说说,你试试。” 钱同紧张地道:“小人试试。” 梁玉道:“不急,先将现在的式样做几架出来。小些的等冬天慢慢做也来得及。好啦,忙你的去吧。王吉利,他要用到什么料、什么工,都给他。” 王吉利捞到个说话的机会,也只说了一声:“是。” ~~~~~~~~~~~~~~ 虽然推广因为环境原因受到了许多的局限,三个人还是颇为兴奋的,一架水纺车一纺纱几十斤,五架、十架呢?能省多少人力?萧度笑道:“王刺史真是个好命!也罢,世上总有命好的人。”楣州再励图治,条件摆在那里,靠种地发不了家,下州就是个下州。想把土地变得肥沃,也不是三年五年能办得到的,织布见效就快了,一旦有些成绩,三五年后,王刺史怕不真的要升迁。 梁玉看了他一眼,心道:【你还说别人的命好吗?】 袁樵道:“你我只消将份内的事情做好,他升由他升。” 萧度赞同地道:“也对。” 他们心也算开阔,并没有争执苦活累活都是自己干的、点子都是自己想的,他们都有背景,断不至于被王刺史把功劳都给抢了去。 梁玉更不在意这些,她又做不了官,关于王刺史,知道王刺史走不了,她就只剩一件事好关心了:“王刺史什么时候回来?我记得有些人要到过完了年才离京?” 萧度道:“也分人,他们多半愿意在京里多活动些时,好让圣人和执政们记住他们,又或者走一走贵戚们的门路。三娘要是有家信,可以托他去捎,他是怕很乐意呢。” 梁玉道:“可以捎带吗?”她对王刺史是无可不可的,想来梁府怂成这样,王刺史对梁玉也是无可不可的,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必要捆在一起。不过萧度说了,她也就问一问。 水纺车有了,工坊初具规模,梁玉便将作坊暂且放到了一边。之前关心作坊,是因为一切都是草创,完全不了解情况,需要亲力亲为。架子搭起来了,就该从这些具体的事务中身出来。此事好有一比,好比是袁樵做县令,下地、挖渠需要尝试,如此才能知道实情。明白之后就该继续回来坐堂,他的本职还是做官。 梁玉觉得自己的情况也差不离,知道作坊怎么运作的就行了,了不起时常问一问,去看一看,作坊有什么麻烦了她来解决,不用继续泡在那里了。她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要跟萧度多学学,萧度之前蠢事办了不少,本人毕竟在中枢生活了二十几年,他的常识、经验是极富贵的。 脑子快,不代表不需要腾出时间来思考。恰恰相反,为了保持祥和智力上的优势,更加需要学习、思考、磨练。一旦停止了动脑子,人会越来越笨,回京之后怕不是要被人坑死。 是时候考虑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、怎么做,规划一下未来几年的方向了。这必须借助萧度的一些知识,现在问了他还肯讲,就更不能错过了。这份帮助甚至是袁樵也无法完全做到的,毕竟出身还是有差距。 想到这里,梁玉看萧度的目光越发的慈祥,看得萧度背上汗直竖:【她这又在算计什么呢?】 梁玉却只是笑笑,问道:“秋天过完就是冬天了,趁着现在物产丰富,各种土产都便宜,该备些年货了。美娘对这里,会选东西,司马要不要一起准备呢?” 萧度小心地道:“那就……谢了。” 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。 ~~~~~~~~~~~~~~~~ 带着疑惑,萧度进了城,进门被管家了上来:“郎君,方才王刺史那里派人来,问有无需要捎寄的信件方物,他要上京了。” 萧度皱眉道:“他没有说割的事情吗?”刺史离开治所,理所当然要由副官来代行职责。 “额,这个还没有讲。” 萧度摇摇头:“罢了,他也是一片好意。我去见他吧。哎,对了,封些金帛送给梁三娘,托她帮忙给置办些方物土仪。” 管家笑道:“这个却是小人已经想到了,已准备得差不多,郎君若是答应了,就请王刺史捎带进京。” “谁说那个,我说的是年礼。” “现在就开始准备?会不会太早了点?” “她既说了,必有道理,让她准备就是了。” “是。” 萧度换了衣服,自去寻王刺史,不意却在州府又见到了梁玉。梁玉笑道:“又见面啦。” 萧度问道:“请王刺史捎带信信?” 梁玉含笑点头:“看来大家都差不多呢。还有旁人吗?” 萧度道:“怕是没有了,没有上官这么为下属跑腿的。” 梁玉道:“那他……” 萧度摆一摆手,示意梁玉不要说下去,梁玉会意。当官这种事,也是靠天赋的。 两人都亲自来谢了王刺史,表示这就回去准备信函物品。梁玉见萧度还有话说,果断地告辞了,人未走远便听萧度讲:“府君离开之后,楣州的事务要怎么办呢?” 第118章 天生不傻 梁玉做事一向有条理, 认准了一个理,轻易不会被人带偏, 到了楣州依然如此。她开作坊并不是为了作坊本身也不只是为了钱, 而为了她自己能将杆得再直些。与王刺史、萧度的关系都处得不错, 也不是为了与他们好, 同样是为了自己能混得开。 她向萧度请教关于取士、关于王刺史等等事,没有打算从此就听了萧度的话了,只是为了获取信息, 自己好做一个判断。 【看来王刺史是攀不上萧司空这棵大树了。】梁玉步出州府, 扳鞍上马。萧家恐怕是瞧不上王刺史的,放在萧司空权势焰天的时候,不在乎多一个摇旗呐喊的。到了萧司空韬光养晦的时候,必然不会再滚雪球招圣人的眼。 王刺史又看不上梁府,梁玉也不想给桓嶷招个没多大份量的刺史。桓嶷现在只要稳着就行, 养自己的势力也不用王刺史这样的。 【王刺史是真升不了官了,明年开他还得回来。】梁玉终于确定了对她未来两年规划有影响的问题, 主意放在了该放的地方, 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。 她说备年礼也不是胡说, 年礼要在过年前送到, 普通的家丁押着车队走两千里地, 怎么也得花上两个月上下。也就是说,到十月的时候东西就得都有个谱了, 现在已是秋收完了, 稀罕物难得, 提前准备并不夸张。唔,还得去找美娘。 梁玉信马由缰,马也通人,一摇三晃将她带到了美娘的宅子。美娘与梁玉走得近,但因为是楣州杨氏的遗孤,该分的宅子还是给她分了一个。她家族的旧人、舅家的亲戚仆从想见她的时候都往这宅子里来,美娘总往作坊里泡着,每旬只有一天呆宅子里歇着。作坊有门,外人进不去,想见她的人都等着这一天。 秋收之后,又有些人来见她。今天这个时辰巧了,梁玉只见到两、三个人一面摇头一面往外走,很是惋惜的样子。 梁玉在门前下了马,守门人认得她,小跑着上来给她牵马、拴马。梁玉问道:“美娘在?” “是。” “还有客人吗?” “早上来了几个,才走,现在没了。” 梁玉点点头:“通报一声吧。” 守门人不敢怠慢,飞奔着进去。阿蛮见状,伸手将梁玉的马鞭接了来:“拿这个进去,像什么话呢?” “哟,学会教训我了。” “呸,又来不正经了。” 主仆二人笑谈两句,美娘已像只小燕儿般飞了出来:“娘子!” 梁玉张开双臂将她接住了,拍拍美娘的后背:“怎么啦?走,里面说去。”美娘奔出来的这一段路已足够梁玉看清楚了,美娘的脸很不好,眼圈儿有点发红,估摸着是与方才的人起了争执。 这事不难猜,美娘家正正苗的就剩她一个了,旧部自然要来找她。美娘是个小小年纪就能认为叔叔豢养杨仕达很不妥当的人,现在也不至于犯晕觉得自己能做个女土司。剿灭杨仕达对土人的震慑是巨大的,一方面令人畏惧,另一方面也令人不安,不安就容易滋生种种暗。 美娘将梁玉让到书房,两人在榻上对坐,美娘深了一口气,小脸还是没有缓过颜来。她是个聪慧的姑娘,却又早早的知道形势比人强,聪慧有时候不顶用,还是得会很形势。譬如她爹死了,叔叔当家,就要把她嫁了,她也没个话说。现在又遇到了这样的情况,看起来是拥她为主,实则最重要的这件事情不让她做主。HMYtea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