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玉翻了个白眼:“知道了哎。” 南氏心道,【出阁的闺女,还能这么淘气,可见也还没受着气。】便也放心,对袁樵、袁先父子也格外的优厚。 自午至晚,饮宴不止。梁仓也下了血本,冬里鲜菜瓜果不断,其致程度也颇能与袁府相比。 ~~~~~~~~~~~~~~~~~ 次,打梁府出来,一家四口先回袁府,刘夫人、杨夫人都在等着他们。 两位夫人不担心梁府会对袁樵不好,却担心袁樵会不会过于傲气。袁樵打小一张冷脸,让他跟梁仓摆张笑脸寒暄兴许能做到,让他和和气气笑一天一夜,两位夫人都悬着心。 等到人回来,见梁玉一脸的笑意,两人才放了心:“家里都还好吗?” 梁玉笑道:“都好。” 袁樵道:“岳父岳母也问阿婆、阿娘好。” 刘夫人道:“好,都好。回去换身衣裳吧,阿先与美娘来陪我,你们两个忙你们的事情去吧。” 袁樵的时间很紧,他新上任,又快到年末了,家还在京城,给他的婚假本就少,还要再挤出时间来陪着梁玉去见另一个不得不见的“晚辈”——桓嶷。 梁玉与袁樵回来又换一身衣裳,一乘车、一骑马,往东而去。 桓嶷早就等着了! 他提前就知道梁玉今天要来,早上草草将政事托付给纪申、黄赞,自己就在后面等梁玉。也不坐着等,屋子划圈儿。孙顺看得眼睛都花了,上前劝道:“殿下,三姨没这么早过来,她一准儿会等您忙完了政事才来。” 桓嶷不耐烦地道:“知道!我问你,婚礼是不是很简陋了?” “这……” “哼!”桓嶷不开心,“那岂不太委屈了吗?” 孙顺立在一边听他发牢,心道:【梁家能与袁家结亲,就不是委屈。三姨这回嫁得可真不错,袁樵也是年少有为的。】 桓嶷已换了一个话题:“袁樵管着万年县有些时了吧?他为官如何?” “很、很好呀。” “哼!” 孙顺数着,桓嶷哼了七十九声之后,梁玉与袁樵来了。小宦官进来通报,桓嶷站住了脚步,一张债主脸也变成了“喜悦”。 梁玉很久没来东了,东也变了个样子。桓嶷已有了一个良娣、两个孺人,统共三个妾,虽不如娶太子妃的规格高、算不上正式的女主人,东与以往到底有些不同了。殿经过了小规模的整修,来来往往的宦官、女似乎也多了一些。 【都变啦,我与三郎各自成家,以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像往昔那样亲密呢?人总是要长大的,他也要有自己的子,只盼他的子能够与他一心,让他快活。】 袁樵到东的次数不多,没有梁玉这样的慨。他的礼仪堪称楷模,哪怕桓嶷心里不大高兴,也挑不出他的病来。 被梁玉看了一眼,桓嶷堆出一脸的笑来:“袁郎请坐,袁郎辛苦。” 梁玉“噗”地笑出声来:“娶我很辛苦吗?” 袁樵与桓嶷一起摆手:“不辛苦不辛苦。” 桓嶷将脸别到一边,对着袁樵道:“袁氏世称名门、枝繁叶茂,三姨身处其间,袁郎一定要护持她呀。” 袁樵答道:“者,齐也。” 梁玉嗔道:“别说我,你呢?怎么样了?”顺口就问了桓嶷太子妃的事情。 要梁玉说,桓琚很会给儿子,没给娶先给纳妾了。并不是说不可以纳妾,桓嶷是太子,只要不坏身体,多少个妾他家都养得过来。有女人照顾生活起居,晚上有人说个话,对桓嶷也不是件坏事。 说,是桓琚第一给桓嶷一气了三个妾,三个女人一台戏,也不知道这戏唱成什么样儿了。桓嶷上头有亲爹,还有李淑妃这个“阿姨”,梁玉不好口去问。这倒也还罢了,太子良娣的品阶还高,堪称诸妾之首。桓嶷的这个良娣她姓朱,跟朱寂还有点不太远的亲戚关系,也是出身大族,朱良娣的父亲也是个刺史。两个孺人也不是一般人,她们的父兄官职虽然不高,却同样有着显赫的姓氏,一个孺人姓杨,另一个姓陆。 甭管新太子妃是谁,进来都够喝一壶的。 桓嶷笑笑:“我很好呀。” “真的?”梁玉狐疑,终于问出了口,“哎,你与良娣相处如何?” “额,还、还行……” 梁玉也不知道是劝他跟朱良娣亲近一点好,还是劝他给未来的太子妃留点余地好,只能撇撇嘴:“别把自己得太紧。” “并不会。”桓嶷依旧是淡淡的笑。如果只有梁玉一个人,他会跟梁玉说,太子妃已经基本确定了,就差出个诏书了。不过有袁樵在,哪怕梁玉回家跟袁樵再传话,他也不想就当面告诉袁樵了。他还怄着气呢。 这两个都是梁玉很关心的男子,尤其是桓嶷。梁玉自己还没亲儿子,不知道对亲儿子是个什么情,但是她对桓嶷比对所有的侄子都更关心。目光在桓嶷与袁樵身上反复横跳,梁玉隐约有了一点猜测,笑容也变得促狭了起来。 她预备要说来让桓嶷放心的新婚生活内容就放到一边不讲,只问桓嶷的起居,吃得怎么样、睡得怎么样。桓嶷右拳抵在边:“好,很好的。” 跟这两个人独处的时候,梁玉就是不说话,也能把笑着看他们看出一场名堂来。今天还是这样,她就笑着看,将桓嶷打量来打量去,眼神里有无限的足。桓嶷心里暖洋洋的,没话找话,问袁樵:“阿先还好吗?” 袁樵道:“还在家中温书,正旦过后就让他去太学里读书。”原本进京就想让袁先去正经读书的,巧了遇到事多,袁先去上学也要三天两头的请假,容易给师长留下不好的印象,袁樵就打算等过完年稳定下来,再让袁先每点卯读书。 桓嶷道:“何必再等呢?在家里岂不荒废了时光?”桓嶷有他自己的小算盘,梁玉看着一个这么大的儿子,不大好。他信奉不悉的人之间距离产生美,给袁先找点事做,他就没功夫在家跟梁玉大眼瞪小眼,省了多少麻烦事! 袁樵没打算听桓嶷了,解释道:“祭祀快到了。” 桓嶷扼腕,道:“正旦过后,切不可忘了。” 梁玉抿着嘴,看着他们两个一来一往,颇觉有趣。 说了一会儿,梁玉看看头:“时间不早啦,你现在也忙,别耽误了正事儿,我们这就回去啦。” 桓嶷不舍地道:“黄、纪二公都很能干,我忙不了多少的。” 不等梁玉说什么,东一个面生的女在外面小声与说话。桓嶷扬声道:“什么事?”外面女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:“禀殿下,良娣听说三姨来了,贺三姨新婚。” 桓嶷本没想到要介绍朱良娣给梁玉认识,他自己跟梁玉见面的时间都不多,哪有多余的时辰分给别人呢?朱良娣还就把握住了这个机会,算定桓嶷不会拦。桓嶷也真的没有拒绝,说一句:“就她多事。”也让她过来了。 袁樵犹豫了一下,桓嶷道:“袁郎坐着就是。” 朱良娣到得很快,显然是早有准备的。梁玉看一个苗条的身影款款而来,心道,【真是大家子出来的,看这步态教养就不错。】 朱良娣与梁玉的年纪相仿,比桓嶷要小一岁,也是个小美人儿。不过以梁玉认识的姓朱的人来看,朱良娣长得不如朱寂。朱良娣口角含笑,先给梁玉福一福礼:“三姨。” 梁玉避过了身子:“如何使得?” 朱良娣道:“殿下面前,我是三姨晚辈,如何使不得呢?恭喜三姨,贺喜三姨。” 【还是个活泼开朗的人,当能稍解三郎的寂寞。】 梁玉道:“我还不曾贺你们呢。” 桓嶷道:“我收到了的。”朱良娣接口道:“殿下收到了,就算是我们也收到了,谢三姨。” 朱良娣真是个可人儿,梁玉有点担心太子妃了。那一边,袁樵与朱良娣先不搭话,待说得差不多了,才互相致意。原来,袁樵与朱良娣也是认识的。数百年的家族,缔结婚姻要讲究个门当户对,可选择的范围就很有限,彼此之间也就渐悉。袁樵他爹活着的时候,与朱良娣的父亲认识,还是朱良娣父亲的老上司。再论得远一点,两家还能扯上些亲戚关系。 这些事情他们自己要是不提,圈子外的人是很难知道的。 朱良娣极有分寸,在送完了新婚贺礼、与梁玉说笑两句、与袁樵认个旧亲之后,并不趁机黏在桓嶷身边,而是坦然告退。时机把握得刚刚好,正在桓嶷不耐烦之前。 梁玉笑道:“良娣慢行。” 朱良娣也有点小算盘,良娣跟太子妃差着行市,等太子妃进了门,以桓嶷的作风是不会冷落太子妃的,名位不如、如果宠再不如,那还有什么好混的?朱良娣的目光放在了李淑妃身上,她想以李淑妃为目标,抢先生下长子好好教养。只要生下长子,自可从容慈祥,不用与人争奇斗妍、丑态百出。女人的战争,早在不知道太子妃从是谁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了。 桓嶷平喜怒不形于,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,他的好恶还是能够摸到一点规律的。比如桓嶷没有什么特别的好,也没有十分亲近的人,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东属官,桓嶷与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并不狎昵的距离。甚至他对饮食都没有太多的挑剔,没有不同寻常的口味。 不过有几个人还是不一样的,一是李淑妃祖孙,桓嶷对仁孝太子保持着真挚的情,二就是梁玉,她的来信是被桓嶷放在紧急一类里的,她送的东西都是孙顺亲自给桓嶷保管。 李淑妃滑不溜手,并不想过多涉入东事务,相处是面子情居多。“阿姨”不管事儿,那亲姨呢?朱良娣对梁玉寄予了不小的希望。 她的表现也得到了回报,梁玉结婚,她得到了消息就开始准备。算好了梁玉肯定会来见桓嶷,就在这个时候当着桓嶷的面把礼物送出去。朱良娣认为桓嶷至少不讨厌她这么做。当晚,桓嶷忙完之后就宿在了她那里。 【管谁是太子妃呢?只要我有殿下,有自己的儿子,来方长。】 然而,朱良娣的信心只保持了三天。 第三天上,桓嶷得去汤泉问安,当天在汤泉住了一晚。次下午,桓嶷人还未到,汤泉那里的旨意先传了来——桓琚已经确定了太子妃是何人,先遣使下聘,等到明年圣驾回銮,再正式将太子妃娶入东。 太子妃的人选是众人翘首以盼的,如今终于揭晓,既不是姓萧,也不是各位公主的推荐。桓琚取中了尚书令陆竞的女儿陆氏。 朱良娣听到一个“陆”字,脸大变。朱家也不怕陆家,陆家也没有什么令名在外的淑女。如今京城行泼妇,名气大的都是那一款,陆家小娘子并不像当年杜庶人婚前那样为人所知。 但是,仁孝太子的子姓陆啊! 凡在东,只要不是个死人,都知道桓嶷对长兄的情,他常说:“若大哥在,会如何如何。”处处以仁孝太子为榜样。把李淑妃当亲娘似的奉养,侄女就跟闺女一样一样的。唯独对大嫂要避嫌,却也是恭敬有加。 这个样样学仁孝太子的人,给他一个姓陆的太子妃,他是绝对不会反对。 【这还怎么玩?】朱良娣有点拿不定主意,想了好一阵儿,对侍女道:“你们向东的老人打听打听,三姨经常进吗?问问她的喜好。唔,出去打听打听,她新嫁,有什么难处没有?” 带来的侍女道:“您忘了?三姨的喜好已打听过了,她在里只使钱,只关心殿下,并不向殿下讨要什么。” “这就难了。还是看看她与袁家相处得如何吧,我看……必有难处。” ~~~~~~~~~~~~~~~~~ 朱良娣出身大族,太知道宗族里的事情。从外面看,名门望族光鲜亮丽,左昭右穆次序井然。但是树大有枯枝,也有萧度这样跟对家小娘子眉来眼去的,也有严中和这样的样子货,更有徐国夫人那样目中无人毫不克制的。就说袁家,也有嫌弃儿子生不吉利不想养的,也有偷属下老婆包养的。 梁玉没有基,且有一磨。朱良娣若能适时伸出援手,也是送出一份人情。 朱良娣所猜不错,梁玉才从东回家就遇到一件事,不是她自己的麻烦,却也与她有莫大的关系。 袁家祭祀的期临近,近枝的都往这里赶,袁先与一个同族的男孩子打了一架。对家不是别人,正是他的“亲哥哥”,那位不要他的生父的另一个儿子。 第130章 菜互啄 家里人丁不旺, 外场拢共就袁樵、袁先两父子, 袁樵有官职在身, 袁先一个半大孩子就经常需要作为代表出现在一些场合。 今年大祭,袁樵家也须积极参与, 袁先因此见到了亲生父母与兄弟姐妹。 袁先被收养的时候年纪很小, 对亲生父母没有印象。 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历来——与养父的年纪相差太小了, 一看就不是亲生的。也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收养的原因,说不难过是骗人的。生活不错, 与原来的家庭也没有什么接触、没有什么情, 心里因为“不吉”有羞愤, 也不至于疾世愤俗。 只偶尔会有些淡淡的遗憾:【他们是否会后悔遗弃了我?】 事实告诉了他, 没有! “啧,捡别人不要的当成宝贝!真是目光短浅!哼!”说话的这个叫袁蒙,是袁先血缘上的亲哥哥, 比他大不到一岁,想也知道,不是一个娘生的。袁蒙长得好看,在家里得父母的宠, 捧在手心里长大的。 可到了京城这里一比, 就很令人不自在了。袁蒙他爹袁配今年四十四岁了不过是个六品官, 袁先却撞了大运, 养父袁樵年少有为, 五品是他现在的起点。六品和五品看起来差别不大, 却是一道坎儿, 考虑到两个人的年纪,也是袁樵的前途一片光明。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,很直观,袁樵五品,儿子就能进太学,袁配六品,袁蒙的条件就比袁先差。袁配的儿子还多,荫生、荫官的名额还有限。袁樵现在就只有袁先一个儿子,以后即便再有,他还是老大,也不在乎多荫他一个人。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,只要太子登基,太子唯一存活下来的亲姨妈给自己儿子讨个出身是易如反掌的。 如何让人能够服气?袁蒙的年纪也不大,正在的时候,这股不忿就被放得格外的大。尤其是本家一群年龄大大小小的兄弟凑在一起的时候,袁蒙就更不舒服了。 明明那是个家里不要的人!怎么敢比兄弟出?怎么能比兄弟过得好呢? 袁配将袁先这个看着就膈应的儿子到袁籍手上的时候,是巴不得这辈子再不相见、老死不相往来的。也之所以,他们家里从来不提袁先这个人。袁家家族庞大、人口众多,只要有心,即便是本家也可能几十年不见一面。HmyTEa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