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嶷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,重复了一遍:“什么叫两个月前左部可汗袭杀右部王庭?!” 使者一路狂奔,澡也没心思洗,蓬头垢面地伏在阶前,道:“他派出使者朝见陛下之后就点兵突袭!使者尚未进京他已杀死了右部可汗,右部可汗的儿子出逃,臣等将人带了回来。” 其实是骗,右部王子四下逃窜遇到了使者。使者在本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做的情况下,仍然先对右部王子许诺:“圣人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。”将人骗了过来。 右部王子抵达京城,上书乞师。 桓嶷紧急召见执政,询问有何对策。纪申也很恼火,仍然冷静的表示:“仍需扶植右部。”右部王子还在手里,不用可惜了。且不给左部找点麻烦,鬼知道左部会对天—朝作什么? 萧司空则建议双管齐下:“除此之外尚需备边,臣恐左部之势已成,右部难当。” 桓嶷采纳了萧司空的意见,一面派人册封右部王子,送他回去召集旧部,派干官员随右部王子北归。一面下令边将整肃军纪,边地加强警戒,清点粮草等。 又下诏问罪,质问左部可汗弑兄之事。左部可汗的使者是尾随右部王子而来,就地从追杀的将军转变身份做的使者。文书是没有的,但是自认自己有理,他只认自己的道理:“弟弟不如哥哥高,叔叔用比侄子高吧?”他为自己家可汗争起了名分! 桓嶷气结!然而现在他自保有余,却无力出击,比他爹当年的情况好些,却又面临着更险恶的局面——此时不管右部,就是要看着左部一统五部,到时候就没现在这么轻松了! 桓嶷再次召见执政,最终决定,给右部加筹码。选宗室女册封公主,下降右部王子,册右部王子为可汗。 京城的氛围顿时紧张了起来,宗室里很多人颇为不安,战争理他们很远,下降离他们很近。这一走,就是生离死别。 此时,桓嶷收到了一封上书——丰乐公主自请出。 第172章 三件憾事 桓嶷了眼睛, 又了一下, 将奏疏合起来再打开,细细一看, 字还是那些字,名字还是那个名字,是阿鸾没错。 奏疏写得文辞优美, 就以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而言, 文学素养超过了大多数的同龄人。 这并不能让桓嶷到欣!他常年看的都是名士大师的奏本,已经对这些表面的东西免疫了。拣着重点提炼了一下,阿鸾的中心思想就是想要和亲出, 为国效力。理由是那么几条:一、她是公主, 不能享乐在前、吃苦在后,这不是公主该做的事情;二、桓嶷的亲女儿都还没有长大,适龄的宗室女孩儿里只有她与桓嶷年纪最亲;三、她受桓嶷这么些年的偏,“礼遇非常”, 要为叔父分忧;四、以她的身份下降才能显得朝廷对右部的支持。 【一派胡言!】桓嶷忿忿地想, 【哪有用真公主下降异族的?!自有和亲开始, 谁个不是嫁宗室女?没拿女去顶替, 咱们已经足够厚道了!】 他这么疼侄女, 可不是为了让她去和亲的,阿鸾就该在京城、在他的羽翼之下, 择一风神俊朗的翩翩君子厮守终身。 【是她自己的笔迹,不是人代笔,淑妃娘娘恐怕还不知道!这孩子真是自做主张!】桓嶷扬声道:“孙顺!” 孙顺急趋上前:“圣人。” “请淑妃娘娘来说话。” “是。”孙顺一面布置下去, 一面觉得奇怪,【圣人常去福安,何时宣过太妃入呢?倒是太妃常于节来见皇后娘娘。真是奇也怪哉!】 李淑妃接到宣召也觉得奇怪,当朝天子与前朝太妃,本就是该避嫌的身份。虽然桓嶷与她年纪差得大,也赐给了她室居住且常来看望她,宣召还是很罕见的。李淑妃状似无意地笑问:“圣人怎么想起我来了?是有什么有趣的事吗?” 孙顺且不知道奏疏里写的什么,来宣诏的宦官如何得知?小宦官摇一摇头:“奴婢们不知道。”休说是他们,就是政事堂也不知道呢,阿鸾是公主,政事堂的手还没有伸到这么长。 李淑妃再也想不到自己孙女儿会有这么奇异的想法,疑惑着进了,没有去她悉的后,反而被引入了两仪殿。李淑妃更加疑惑了,两仪殿一般不让女人进,除非是有大事发生了!饶是李淑妃经过大阵仗,也心怀忐忑。若是在先帝朝,她就没这么不安,如今她已久不管事,为什么还在两仪殿见她呢? 桓嶷没让李淑妃行礼,请她坐下,再默默地将一本奏疏放到了她的面前。李淑妃没敢马上伸手。桓氏父子都不兴把奏折带到后去,不是极重大且与切身相关的事情,后妃本见不到奏本长个什么样儿。【难怪要我到两仪殿来了。】 桓嶷道:“您看吧。” 李淑妃才小心地拿起奏疏,一看之下大惊失:“她什么时候上的奏疏?” “我想娘娘也是不知道的,阿鸾自请出。” “什么?!”李淑妃险些扯裂了奏疏,她的心跳得厉害,匆匆打开往下看,自以为一目十行,实则看两行漏三行又返回头去细看。等到她看完,桓嶷才说:“娘娘不知道吗?” “我若知道,绝不会让圣人看到这个、这个奏疏。” 桓嶷问道:“没有谁对她说了什么吗?” “应该不会有。”李淑妃自认对孙女儿看得很紧,不会给人从中作妖的机会。 桓嶷低声道:“那就奇怪了,她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念头呢?娘娘回去劝一劝她吧,我是绝不会答应的。娘娘,咱们给她定一个好驸马吧,不要再拖了。如果不合适,还可以再换嘛!” 李淑妃勉强笑笑,道:“哪有随便换驸马的道理呢?我这就回去说她!” “嗯。萧弗如何?”桓嶷顺手就抓了一个离得近、看得还算顺眼、身份也说得过去,大长公主又提过的人。之前桓嶷还觉得萧弗的父亲是萧绩,就不如萧礼好,现在也顾不得这许多了。就他了吧!占个坑,总比放侄女儿出强。 李淑妃道:“但凭圣人做主。” 两人通完了气,李淑妃便回家去找孙女儿。 ~~~~~~~~~~ 阿鸾正在家中对着镜子发呆,手边放着一卷打开的书。她本来是打算读书的,看了半天一个字也看不下去,只好放在一边。觉得自己养气功夫不够,竟不能从容。 李淑妃被宣入她是知道的,心里有八、九分猜到可能是她的奏疏惹来的,正等着李淑妃来找她。阿鸾对着镜子里的少女说:“住!” 李淑妃又气又急地回到福安,以与年龄不符的速度行至孙女的门前,忽地放慢了脚步,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。过了一阵儿才命人通报。 阿鸾紧张地了出来,李淑妃见她想对视却又目光一触即走、再用力转回来对视的样子,完全懂了孙女儿已经知道她为何而来。【好哇!心里还很有数!】李淑妃往上首一座,单刀直入:“说说吧。” “说、说什么呢?” “呵呵!”李淑妃见多了打机锋的,阿鸾这只能算个标准的起手式,没一点别致的地方。李淑妃道:“我们已经给你定下了驸马,要是恨嫁,明天就能降旨!” 阿鸾一惊,抬头时有些不敢置信:“圣人许了……”看到李淑妃铁青的脸,忽然明白不是她想的那个意思。 李淑妃冷笑道:“这点机灵劲都没有,你还要出去,莫不是想去找死?想独当一面,你还差得远呢!” 阿鸾嗫嚅道:“我知道未禀过阿婆、阿娘是我的不对,可是,我觉得我该去。难道别人就比我更机灵了吗?公主出,得先是公主。”她故意没跟长辈商议的,她敢肯定,如果说了,李淑妃是不会同意的。 “会册封的。” “那都是假的。” “你又是真的了吗?” “所以就更要做到。” 祖孙俩谁也不能说服谁,李淑妃果断地道:“公主病了,让她休息,谁都不许打扰她,也不许她出门,更不许再传只言片语!”只要熬到右部王子滚蛋,阿鸾失了目标也就能消停了。谁年轻时没闹过几回别扭呢? 李淑妃出去就找到了儿媳妇陆氏,将阿鸾如何上书、桓嶷如何宣召都讲了,陆氏脸煞白,霍然起身:“我去问她。” “去吧,与她好好讲。” “是。” 李淑妃是质问,陆氏就是哭泣。到了女儿的房里,还未开口先落泪,哽咽道:“阿鸾。” 阿鸾心头一酸,扑到母亲怀里道:“女儿不孝,可是……” 陆氏没有指责她,而是说:“你要真的去了,也不必管我们,我们两个人总还能就个伴儿。后我就念念经,也能度。再者……”陆氏抹抹泪,“总还算衣食无忧。倒是你,这几千里的路,你想好要怎么走了吗?” “是。我总能忍得下去。” 陆氏摇摇头:“没有这样的室,没有这样干净的侍女。住毡帐,你的脚踩不到一块坚实的地,没有果蔬,只有腥膻,没有丝绸,只有皮。茹饮血,风餐宿。语言不通。这一路上,饮水也不能就有,你可怎么办呢?” 她说了这许多的难题,阿鸾却只说:“我都能忍得。” 陆氏问道:“你怎么就有这么个念头了呢?” “我、我只想为国家做点事,圣人待我们恩重如山,我实在无以回报。何况……”阿鸾一声叹息,“我不是真的公主啊,怎么能够安心享受这样的优待呢?世人都传诵阿爹的令名,可是我已经不大记得他的样子了。如果我泯然众人,以后阿爹也会被人遗忘吧?” 陆氏不说话了,丈夫的名誉与女儿的幸福之间,她也很难抉择。 陆氏败退,阿鸾开始绝食。李淑妃无法,只得再与阿鸾见面,将“孝”搬了出来,阿鸾以为“大义”当前,尤其她们桓家国即是家,她肯出是忠孝两全。 李淑妃用尽办法,发现自己的亲孙女跟后那里假装绝食博疼的小妖是真的不一样,只得向桓嶷求援。 ~~~~~~~~~~~~~~~ 桓嶷以为以李淑妃之能,定能将阿鸾导入正轨,不想听到了绝食的消息。桓嶷道:“娘娘查过了吗?究竟有没有人蛊惑?若没有人蛊惑,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念头呢?”李淑妃苦笑道:“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,一定比我厉害得多,我竟没有察觉到蛛丝马迹。” 桓嶷叹息道:“我去看看她吧。” 李淑妃又是动又是愧疚:“圣人理万机,还要……” 桓嶷摆摆手:“那些都在这里,跑不掉,阿鸾不一样啊。”他带上了陆皇后,一起驾临福安,试图劝解阿鸾。 帝后二人去福安并不稀奇,看到的人只说“圣人果然看顾兄长遗孤”,却不知道这一趟并不是二人愿意跑的。 到了福安,阿鸾已经饿了三顿饭,神竟还好,未见面黄肌瘦,面前摆着许多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,阿鸾看也不看一眼,坐在食案前嗅着味道,还说:“闻着不错哩。”就是不动筷子。 桓嶷深一口气,大步走了进去:“你这孩子,是闹的什么别扭呢?” 阿鸾起身端端正正行礼,熬了这一天一夜,她渐渐从容,答得也不结巴了:“圣人,为什么我就非得是闹别扭呢?” 桓嶷道:“你细数看看,何曾嫁过真公主?” “那我也不是真的公主呀,别人能行,我为什么就不能行呢?” “你就是!” 阿鸾笑笑:“圣人,我不是小孩子了。” 桓嶷不客气地问:“你是不是有相中的驸马了?不管是什么人,你说,我都准。哪怕不是名门子弟,哪怕别有隐情……” “不就是右部可汗吗?” 桓嶷诧异地问:“你们见过了?你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吗?他……”那人年纪确实比他爹年轻得多,二十来岁,但是长得极不符合桓嶷的审美。是够魁梧,但是脸也不够白,五官也不够俊美!官话说得嗑嗑巴巴的,也不会诗作对,也不会写锦绣文章,打死桓嶷也不相信他侄女会眼瞎成这样! 阿鸾往桓嶷身后看了看,陆皇后一手一个挽起李淑妃婆媳道:“咱们去外面说话吧。” 待房间里只剩下叔姪俩的时候,阿鸾当地一跪,道:“圣人,奏疏上说的是真话,我另有几句真心话想对您说。” “你说。”只要有理由,那就能解决,桓嶷认为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。 “您是念旧情的人,还记着我父亲的好,可是……您想想,一个那么年轻就去世的人,他有多少可供书写传诵的美德呢?并不多,是不是?我已记不清他的样子了,可身边的人总说、总说,越说越走样儿,我几乎不能确定那说的是不是我的父亲了。这些都是因为您记得他的好,便有人附会。有朝一去伪存真,他还留有多少东西呢?” “没有什么伪!他本就值得大书特书。” “不是的。您是圣人,因为您的一举一动连着他,他才有那么多的故事。其实没有的,我们心知肚明。人生在世,还是要有实绩的。无论您现在说多少,都是您的,不是他的。我想为他多写两笔实在的事,可以吗?” “这是什么道理?!” 阿鸾认真地道:“我也不想跟她们那样的过活,天天吃酒、打球、赏花、听曲,横行霸道、养面首,仗着面子跟您讨官儿招权纳贿。我更不想被关在一个地方哪里都不能去,圣人,我被养在里十几年,依然没有习惯这样的生活。就算我任吧。您要许,就放我出去,不许,我只有闷死了。别说会习惯,永远不会习惯的。” 桓嶷气道:“这是什么怪念头?!妇人……” 阿鸾道:“妇人就不可以了吗?夫人当年也不过是个没出阁的姑娘,纵马驰骋击杀四凶,风采我虽未曾亲见,也是心向往之。起初只当夫人和您一样是个有良心的人,从那时起才觉得她可可敬。” 桓嶷道:“我一生三件憾事:母亲被害、兄长早亡、姨母入刑!你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吗?” “我不遗憾啊。做这个事情的人不会遗憾的。可是自从她回来嫁为人妇,就与那些人一样了,仿佛失去了神魂,真是太可惜了。” 桓嶷气结:“我做天子,就是为了让你们不必受辱。”HmYtea.com |